我们的邮箱地址:

mpujpuzjq@163.com

致电我们:

13407695260

体育热点

  • Home
  • “我想进入国家队!”合肥市足球小将比赛现场放出“热血豪言”

“我想进入国家队!”合肥市足球小将比赛现场放出“热血豪言”

2025-07-13 21:32:27 21

在合肥市青少年足球联赛中,绿茵场上奔跑的脚步踏着青春的鼓点。7月10日,合肥在线-合新闻记者走进骆岗公园的“梦想大草坪”,见证追梦的瞬间。 参与者:四年级小将说未来想进国家队 赛前热身环节,庐阳区男队的12号足球小将郑辰逸主动向记者介绍自己。今年四年级的他司职前锋,“感觉虽然很累,但是很值得。”分享起四年学球的感受,郑辰逸说,“每次都会失败,但是每次都会成功。” 当被问及自己的小目标,他认真思考片刻:“进市队,进国家队。”健康的小麦色脸庞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稚嫩帅气。 在记者准备的留言板上,他一笔一画写下:“我想进入国家队,使中国成为夺得世界杯最多的国家。” 书写的,不仅仅是对足球的满心热爱,更有对中国足球未来的殷殷期待。

经开区女队队员们 经开区女队的队长王屹亭引起了记者的注意。干练的短发、个子不高、瘦瘦的体格,却肩负着队长的职责。“收获了快乐!”当记者问小队员们踢足球时收获了什么,她高声回答。 脸颊带着运动后的潮红,额前碎发被汗水濡湿贴在额头上,腼腆的她聊起足球却滔滔不绝。“我的偶像是C罗,他特别厉害!”说到偶像,她大大的眼睛里闪烁着光,因日复一日的训练黝黑的皮肤诉说着她追逐偶像的认真脚步。 “短头发很酷,洗头发也会方便很多。”她抬手捋了捋额前的碎发,语气里带着点得意。在足球比赛中,长发易干扰视线,剪短更安全便利。队里的姑娘们几乎都是齐耳短发,她们不觉得自己与其他女孩有差异,反而觉得能在绿茵场上为热爱奔跑驰骋,是一件幸福又自由的事。 陪伴者:孩子喜欢踢球,我就全力支持 “高新加油!高新加油!”响亮整齐的呐喊声在赛场边响起。一群特殊的“编外教练”格外醒目——他们非职业解说员,却能精准预判战术;非专业医护,却随身携带冰袋急救包;非职业球探,却能在混战中瞬间锁定自家孩子。 高新区男队5号选手刘子昂的母亲张瑞站在场边,目光紧盯赛场。“传球点!有射门才有机会!”“守住位置,别扑!”这些教练般的指令从她口中自然流淌。 当被问及陪孩子参加过多少场比赛,张瑞笑着回忆:“记不清了,他踢了太多场。孩子喜欢踢球,我就全力支持。现在看球,自己也懂了不少。” 突然,正与记者交谈的她目光一紧——刘子昂在激烈对抗中踉跄倒地。张瑞只是微微前倾身体,并未惊呼,但那瞬间绷紧又悄然松弛的手指,无声拨动着心弦。“摔跤挺多的,”她语气平静,“以前会心疼,现在……也慢慢习惯了。” 然而,刘子昂迟迟没有起身,越来越多的球员围拢过去。“这次怕是摔得重了,”旁边家长低语,“不然他不会一直躺着。”“我家儿子刘子昂,平常摔倒了都会立刻爬起来!”张瑞的声音异常坚定,仿佛在呼唤力量。话音未落,刘子昂顽强地站了起来。短暂冰敷后,他再一次奔向那片属于他的绿茵。 指挥者:关注每一个奔跑的孩子 绿茵场上,足球划出的弧线不仅连接着攻防两端,更串联起一颗颗因热爱而跳动的心。 比赛结束,庐江县男队的球员们聚在一起,叽叽喳喳地聊着天。见记者走近,十几个朝气蓬勃的身影簇拥而上,争先恐后地分享自己的梦想和目标。场下的他们更像是亲密无间的朋友,交谈间不时挨肩搭背、嬉戏打闹。 “彼此之间,有没有遇到过特别难忘的比赛?”记者问道。 “有!今年3月的一场比赛,我们一路踢到了冠军!大家为了热爱并肩作战的感觉太爽了!”队员徐思晨兴奋地分享。当然,快乐之外更有扶持。“有一次,我们其中一个队员伤病了,大家就一起给他加油打气,帮他渡过难关。”刘文昊补充道。交谈间隙,队员们大声冲记者喊:“(他是)大帅哥!大帅哥!”热烈友好的氛围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。

易游体育APP

庐江县男队队员刘文昊 场边,教练的身影如同定海神针。他们的目光不仅追踪着足球轨迹,更深切关注着每一个奔跑的孩子。 “传球!传球!”教练在场下激动地指挥。场上局势紧张,每一次传球、抢断、射门都牵动人心。中场哨响,高新区男队的孩子们气喘吁吁地围拢在教练身边。教练没有立刻讲战术,而是先拿起水壶,拍拍这个的背,揉揉那个的头发:“跑动很积极!”肯定的力量瞬间点亮了孩子们因疲惫略显黯淡的眼睛。 随后,他认真地为他们分析着场上的形势,布置着下半场的战术。孩子们围着教练,眼神专注,小小的身体里重新燃起战斗的渴望。他们知道,教练的每一句话,都是通往胜利和进步的阶梯。 哨音响起,比分定格成过往。足球在这里,早已超越了胜负的界限。它是汗水中浇灌的热爱,是跌倒后铸就的坚韧,是并肩作战结下的情谊。梦想的种子已然播下,静待花开。

【来源:合肥在线】

声明: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,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。邮箱地址:jpbl@jp.jiupainews.com

发表评论